close
在 2015年左右,開始接觸了所謂的4% Rule的資訊,於是開始把眼光投入股息這個部份。股票的投資,我一直都只是玩票性質的。一來沒什麼時間看盤,二來我比較習慣基金的無腦投資法。股票,則一直固定用成本二十萬做價差,不是每年投入,而是看到有題材,才會買幾張,就像玩大富翁一樣,一直耐心的等它漲。有些股票有領股息,當時我也不太在意,因為錢都不多。
不過,養了小孩之後,真的沒什麼精力研究股票,正要把所有的股票資金移到基金的部份時,開始有了存股一說,覺得可以跟4%Rule搭上邊,就訂了十年計畫。我的心態在於,只要每年穩定有4%以上的獲利就可以。當然,做價差時,都是訂個20%目標起跳,但重點在於,它不是每年都穩定入帳,需要時間的等待,和隨時的盯盤研究,考量到時間因素,我決定改用不需要天天看盤的方式。
2015年時,可以投入的股票成本大於五十萬左右吧!初估分法四十萬存股,十萬做價差,今年剛好是第七年,但其實成本離2015年時,也才多了二萬多,主要是因為中間有一度家中急需用錢,把一些股票獲利了結,所以,目前的成本還是算五十萬。但不同的地方在於,2018年左右,已經所有的股票都當成所謂的存股成本了,不再有專門做價差的錢。
雖說是存股,但也不是完全不賣。像是今年的中鋼,從2015年放到今年,所漲的幅度,已經是當初買入價的一半,不賣,也對不起自己。中橡也幾乎全賣,只剩下零股。
股票的選擇:剛開始還有精力找所謂的冷門股,像是大恭,惠光,大華金屬之類的。後來,也是敗在一個懶字,因為研究個股還滿花時間的,所以,後來我就採用了只挑 0050,中型100 內的成份股,股價定以40元以下為主,超過40元價位有好題材也會買入,再用原來的挑股法,像是安全性,每年是否有股息之類的,每年挑了相對低點買入。現在,我手上除了大華金屬和惠光,中化這三檔冷門股,其它的持有的股票,都是0050和中型100的成份股為主居多。等漲到了成本的一半,發的股息已經跟不上股價了,就賣出換比較好的標的。
目前的規劃是,股息用來維持生活花費用的。基金的部份,則是用在緊急的大花費上,像是醫療,房子的修繕等。
以(每個月生活花費x12) / 0.04 得到的本金數,我只能說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......但我對這樣的操作,還滿有信心的,等到那天股息領的錢,是我一年的的薪水,我就考慮辭職退休了。
以下,是我這幾年的操作實驗成果。只是單純的記錄領股息的部份,價差的部份,因為純粹是回歸個股計算賺賠率,就不納入整體上的計算。
年度 | 所有股息/扣掉已領股息的所有股票本金成本 | 所有股息/所有股票本金成本 | 持有股票 |
---|---|---|---|
2015 | 4.67% | 4.62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4706大恭 2317鴻海 9905大華 5880合庫金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0056高股息 |
2016 | 4.38% | 4.13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5880合庫金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|
2017 | 5.84% | 5.29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5880合庫金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|
2018 | 4.06% | 3.64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5880合庫金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 880華南金 3045台灣大 (零股) 4094遠傳(零股) 9925新保 |
2019 | 5.29% | 4.64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3045台灣大(零股) 4094遠傳(零股) 9925新保 1701中化 "0050" (二次配息合計)(零股) 5353台林 2344華邦 |
2020 | 4.67% | 3.88% |
2002中鋼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3045台灣大(零股) 4094遠傳(零股) 9925新保 1701中化 "0050" (二次配息合計) 2812台中銀 2889國票金 |
2021 | 5.92% | 4.42% |
2002中鋼(零股) 2104中橡(零股) 2317鴻海 9905大華 2892第一金 6508惠光 2880華南金 3045台灣大(零股) 4094遠傳(零股) 9925新保 1701中化 "0050" (二次配息合計) 2812台中銀 2889國票金(零股) |
雖然,比不上價差的績效,除了二年沒達到4%,其它的都有,所以,還算是我能忍受的範圍內。雖然,還沒到我預定的十年,對我來說,似乎是個可行的路,基本上,我大概花在股票的時間,一年來說,大概三個星期吧,這三個星期時間包含了有興趣的個股研究,手中持有股的每季績效,和是否繼續持有,買賣股票,股息的計算和記錄等等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